影视评论例文鉴赏6

[复制链接]

1315

主题

2277

帖子

360万

积分

三足乌皇帝

耶衡天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02154
QQ
发表于 2018-2-14 0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例文七:
爱因倔强而美丽
                       ——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追求口腹之欲,尝遍天下美食么?再好的膏梁厚味,也只有一个胃来填充;追求锦绣华服,人人称羡的虚荣么?再多的绫罗绸缎,也只能覆盖一具躯体。那片刻得意的愉悦过去之后,又留下了些什么呢?追求金钱权利,尊荣显达么?一时风光,机关算尽,人生百年,片刻便如白云苍狗,长江滚滚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更何况芸芸众生?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取自茨威格的小说,说的是一个著名作家41岁生日时突然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长信,信中说,她的儿子死了。在人们的印象中被爱总是比施爱者幸福,就象得到比付出更容易使人感觉到快乐。而有另一种声音说:上帝始终与爱人一方的站在一起。当太多的逢场作戏,太多的虚情假意,太多的情场周旋,吞噬了你当初坚定勇敢的心,终于有一天你开始怀疑:爱情是否只存在于传说和记忆里?
  她13岁时,这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年轻作家搬到了她家的隔壁,他只是对她笑过一次,亲切地说过几句话,她却默默地、疯狂地爱上了这位作家,她偷偷亲吻他用手摸过的门把,像圣物一样保留他嘴唇接触过的雪茄烟头,而她自己的整个生活也变了样,原来在学校里成绩平平常常,现在却跃居第一,她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以一种近乎倔强的毅力练起钢琴。但两年后,她不得不随改嫁的母亲去了另外一座小城,她见不到他了,只能把他不断发表的作品念了又念,其中的每一行都能背得出来。18岁那年她来到了维也纳,经常在他的住处外伫立,苦苦地等待,终于有一次邂逅了这位作家,一起度过了三个晚上,但他出外旅行回来后就忘记了她,再也没有和她联系。而她因此有了他们共同的孩子,备极艰辛地抚养着,为了给他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她拒绝了体面的婚姻最后甚至卖身。
   后来她和他又非常偶然地聚过一个晚上,她没有告诉他真情,她知道他是“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却爱不专一”。但是,她多么渴望他能自己认出自己来。但是没有,她暗示他,甚至那一次连他的老仆也在一瞬间认出了她,但他还是没有认出来。对他来说,她始终是一个“陌生的女人”。他始终不知道这一切,在交往中只是把她当作风尘中的一个普通的女子。在他接到这封信之前,他一直不知道有一个生命如此地依恋着他,为他而活着、为他而憔悴。 但现在孩子死了,而奄奄一息的她也就要随之而去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她在信说:“我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却始终一无所知。”“我求你,听我谈自己谈一刻钟,别厌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厌倦啊!”“我是多么地爱你!而这爱情不会让你受到任何牵累。我不会使你若有所失———这使我感到安慰。
   那一天,作家读完这封信却怅然若失了,但他还是只依稀记得有过一个邻居的女孩、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桌上再没有每年生日有一个人悄悄送来的白玫瑰,他知道她死了。他感觉到死亡和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齐涌上他的心头。这是一种默默的、近乎绝望的、单方面的爱,在死亡的时刻才为对方所知悉。然而,他知道也没有用了,他永远无法回信了。曾经憎恨过那个男人,因为他热情而健忘,深情却不专情,他何德何能拥有这世界上最纯粹的爱情。后来终于明白,这男人是可怜的。因为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幸福,如同所有平凡的浑浑噩噩的庸人,他从未感受、领略过那种深层的幸福,一如食遍天下却永远只能浅尝辄止,历经风月情场却只能蜻蜓点水,永远无法企及带给生命震撼和心灵深处的那一份至真至纯的温暖。
   这世间有这样一种爱情,可以无声无息,可以无求到极致。她爱他却与他无关,她只求他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生活得平安快乐,她是他每年绿色瓷瓶里默默开放的白玫瑰,他从来不知道她,从来也不想去知道她,那样一个女人,他是她的一切,是她的全部生命,而她,在他的人生中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犹如每天傍晚天空掠过的云影,每天都在却从不曾在意。
   影片结束时我的心灵完全被震撼,她的那种难以形容的痛苦似乎猛然被移植到了我的心里,令我感同身受。曾以为世事历炼可以让历经情感磨难的心波澜不惊,此刻才明白只有真正拥有过刻骨铭心的情感,生命才会变得高贵从容。
   有人说这是小资们不食人间烟火的呓语和故作姿态的矫情。不错,在爱缺失情泛滥的时代,人们失去了爱的耐性,只剩下情的浮躁,缺少了爱的信心和责任,有的只是情带来的生理快感,所谓感情前所未有的脆弱、短暂、悲哀。于是这份执着、倔强的纯真更显得弥足珍贵,更容易打动人心。
   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是对名利享乐的孜孜以求和贪得无厌,然而一个人可以占有些什么呢? 滚滚红尘,过眼云烟,惟一留下的只有你真正用生命来爱过的,既令你痛苦也同样使你幸福的那个人和属于那个人的记忆。也许,正是因为有了痛苦才使幸福更加弥足珍贵,正是有了精神上的艰厄与磨折,思考才应运而生,人生才能打磨出异样的光泽。
   徐静蕾说,故事里的女人是幸运的,因为她选择了她自己想要的,她的一生是自己的安排,她拥有了她自己认为的最大幸福。
  有人问作家张晓风:我们怎样才可以爱一个人而不受伤?张晓风说:“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人生在世,一颗心受伤害在所难免。如果爱和关怀常常以受伤终结,那么这种伤害是不是对爱的最高的期许?爱的最高形式是不是以撕裂和残缺表现?
基督与世人的区别不就是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的手掌吗?所以,我终于明白了那句先哲的话:上帝,总是和爱人的那一方在一起,而不是在被爱的一方那里。至大至深的情感总是包含在深邃的痛苦里,如影相随。而能承担起这种痛苦的必须有一颗天使般温柔、博大的心。
   被爱的幸福是一种浅层次的欢乐,爱人的痛苦却是一种最深层的愉悦,这种愉悦为拥有天使般心灵的人独有,因此高贵、骄傲,且不朽!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的主题音乐《琵琶语》出自林海的《琵琶相》,在笛子静谧、悠远的烘托与环绕下,琵琶清亮、铿锵的铮琮声,一唱三叹,反反复复叙述着倔强的心事,诉说着心中对爱的期许和欢愉,清灵悠长的女声绵延着对爱情的无限向往,风铃摇曳的浪漫中弥漫着柔肠寸断的凄美和焚身以火的绝决,百折不挠,一如既往,义无反顾,没有丝毫的患得患失、犹豫缠绵和自怜自顾,琵琶、笛子、风铃间或交错中,把传统的中国女子根深蒂固的,看似柔弱实则坚持的对爱的执着的纯真表现的栩栩如生,令人荡气回肠。
   或许整部电影没有恢宏庞大的气势,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它只是流泻着一个小女子的自言自语,固而注定逃脱不了所谓小女人情结的定论。
   然而在通往天国的路上,那脸上绽放着微笑的小女人,走的却是那么从容,那么安祥、那么精致。
   若你听到她的脚步,请向她鼓掌致意!
例文八:
镜头隐喻和反现代的原因探求
——评《卡拉是条狗》
我认为这个镜头大概蕴含着作者想说而且必须说出但又始终未曾说出的某些意识形态话语,因此它成为一个隐喻,这个隐喻率领着影片中的其他几乎开眼就是的隐喻,含蓄而且成功的沟通了文本内外的两个世界。
这部影片完全可以被赋予一个相当热烈和宏大的主题,它是一部关于“拯救”的影片。只不过拯救的对象是一条没有户口的杂种小狗,这似乎是对主体本身的一次嘲讽和解构,然而,在从下面这个镜头进入对影片文本深层结构的剖析之后,上述判断将在正确的表象下透露出它的浅薄。当影片的主人公预备拯救着老二不得不暂时放下拯救小狗的使命抽空去寻找儿子时,影片突然切入了一个仰拍的全景镜头,这个镜头出现在这部全长9 3分钟的影片的第77分钟,出现在一系列特写、近景、俯拍,偷窥和跟拍等镜头的积累和堆积之后,出现在一系列展示断壁颓垣、矮旧的房屋、逼仄的空间和通道镜头之后。在这个突兀、新颖而又司空见惯的镜头中,几座极为巨大、高耸的混凝土、玻璃钢式的现代建筑几乎占据了画面的整个空间,给观看行为本身造成了一种压迫感和屈辱感。旧日有鸽子高高飞翔的老北京四合院上方宽敞的天空已成为一种想象,而画面前景的最下方是一排平房,在那几座现代建筑的衬托下,他们显得那样猥琐、单薄和破败。而且,由于现代建筑在这些平房的南面。因此平房将从此再也无法享受到阳光,永远处于现代化的阴影之中直至在现实中消失,这就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所有者——那些世代居住于此的平民从这种环境下得到的东西只是压力和有限的别人赎买他们的阳光而抛洒的金钱,后者还是在反抗成功的条件下作为一种无法改变的现实而获得的。当然他们似乎还获得了一点关于阳光的意识和觉醒。但这却只能让人感到一种嘲讽式的悲观与无言式的恐惧与哀伤,这些民房里住着老二的母亲以及他所关心的人,老二进入镜头来寻找他的儿子,在本片中,无论从叙事的角度还是从故事情节自身出发,儿子远比卡拉这条狗重要,所以我将抛开这条寻找儿子的线索而主要去追踪另一条与狗密切相关的线索。
所以,下面我将试图来阐释并解答“老二为什么寻找卡拉?”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影片中的另一个镜头似乎找到了答案。当那个离异独居的女人问老二为什么不另买一条狗,而非要找回不值钱的小杂种狗卡拉时,老二的问答只有卡拉才能让他感到做人、做男人的尊严和乐趣,以及一些做主人的被崇拜的欲望满足。实际上,任何一条狗都可能抚慰老二的精神需求,所以“非要找回卡拉”并不是本文的本质问题,而是作者在情节虚构上力图吸引人的一种策略或一个噱头。本文真正的本质问题是:“老二为什么要养狗?”,老二的形象无疑是中国广大平民群体的形象,老二的追求和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一社会群体的追求和心态。而“非法存在的小杂种则完全可以抽离具体语境成为一种象征或隐喻,它是一切平民心中所向往的那些能带来精神安慰的物质实体,而这些向往却只能从抽象的形态在潜意识中深藏,被自我严密控制,一旦释放既被视为非法。
当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国家目无旁顾的一门心思朝一个诱人的目标不停地加速运动时,它势必将忽视社会中那些无法从自身获得力量并跟上这一运动速度的群体,这些群体将会落伍而且永远落伍,他们只能永远在后面被阴影覆盖,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能分享给他们的很少,他们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这种前现代社会的不祥感来自于我所描述的那个仰拍的全景镜头,这个镜头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极有可能都被那些耀眼的现代建筑吸引,并在那里驻足玩赏获得一种现代性快感,只是在老二不停的呼喊声越出画面时,一些人的目光才会埋怨而忧疑的下降,平民世界只有在这时才进入意识形态的视野,老二一家无法摆脱平民的群体和命运,他们被定格在一个历史的视野 (镜头)之中。
平民血统曾是一种荣耀的表征和获得平民出身的平民曾是这个国家最值得尊敬、最受崇拜的社会群体,所有的阳光、财富和权力在意识形态领域都归他们所有,他们是意识形态的主人和主流、由他们形成的平民主义意识形态俨然是国家和社会的统治意识形态,能够调换或者吞没一切的力量,在这一点上他们有充分的自信。这种信念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消失,新的社会力量的迅速崛起,新的时代风尚的瞬间生成,新的意识形态难以抵御的入侵,使这个当前被主流媒体描述为“太平盛世”的国家发生了毫不留情的巨大变化。平民社会的波动绝对难以避免,然而这种波动不是外在却于内在的深层心理爆发,他们对艰苦奋斗精神不再执著,对平民血统感到屈辱或不服。对这个轻而易举地将他们赶出主流的“主流”社会感到愤怒怨恨、凄凉和疏远。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丧失了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会被同时期代之而起的同志意识形态所询唤。他将自行消失或被迫解体变形。当平民主义意识形态逐渐流于弱势时,以名为颂扬、崇尚人性,实为追求、攫取快感的享乐主义意识形态正在成为一种事态的意识形态,“养狗”这个话题流行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具体操作。“狗,所带来的威严和尊严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快感(文化与政治的)将能够填补或抚慰平民群体的历史创伤,重建一个他们在中国已失去的的精神乐园和天堂。因此,可以这样去理解,《卡拉是条狗》这部影片,老二救狗的过程是平民群体自我拯救、寻找精神家园这一抽象的心路历程的隐喻,“养狗”则成为他们在潜意识中的一种平民反抗策略。反抗被边缘化的历史命运,被现代化的阴影吞没,反抗由此而来的是一种失败的、被虐与自虐的恐惧情绪,“养狗”的终极意义是以老二为代表的挣扎中的平民群体对反现代的一次想象性完成。
然而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下面的问题是作为一种自救行为,“养狗”是否表明平民群体正落入享乐主义意识形态的圈套,被它询唤,这个问题颇为棘手,在平民主义及享乐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交锋及其所产生的悖论当中,影片作者对前一种意识形态的没落没有多少留恋,对后一种意识形态的兴起及其询唤似乎也没有猛烈的批判和坚定的拒绝,他似乎想要采用一种超然于精英意识形态之外类似于黑色幽默的叙事态度,努力将问题的讨论拉向现实的物质层面,只做展示并不讲述更不说教。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将从另一个问题入手。“养狗”真的能够抚慰平民群体的历史创伤,能够缓解他们对现代的恐惧情绪吗?影片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极为暧昧,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它的价值立场将可能与享乐主义同流合污,如果否定,他将面临更大、更敏感,更棘手的难题,即享乐主义意识形态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第三世界的文化独立性与自主性问题及其如何处理与第一世界文化帝国主义的关系的问题,如果循此思路继续前进,它面临的将是对当前社会生产方式的某种置疑。而这些问题一方面也许超出了它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当然是现存意识形态规则所禁止的。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颇为耐人寻味:老二的老婆站在小卖铺前,眼看着小货车将卡拉这条有问题的狗运走。整个镜头只有画面没有声音,而且是对前一个镜头的慢速重放,当镜头推进出现老二老婆的特写时,她一脸焦急、疑惑、憔悴和无奈。这是否是影片作者在面对自己虚构出的这个关于养狗的故事及其意义难题的一种视觉隐喻呢?这个纯粹抒情而又有意引发思考的慢镜头好像这部影片的结束,又似乎是后续探求的一个暂时的停顿和休息。或者从另一方面去理解,这个慢镜头体现出影片作者对当代社会的不理解与不认同,对平民生活及其心理世界的一种有距离的平等而又仔细的探求。他想看透他们无法自救的深层原因。如此说来,影片作者还是认为“养狗”作为自救行为将是徒劳的,他可能只是享乐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小主体,平民群体始终是一种整体阴谋的牺牲品,因此影片最后那两行字幕则纯属多余。

耶衡天在此,何人敢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