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例文鉴赏7

[复制链接]

1315

主题

2277

帖子

360万

积分

三足乌皇帝

耶衡天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03483
QQ
发表于 2018-2-14 01: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例文九:
锋锐、悠扬、神秘
——析《弓》之符号
弓,一种力量的代言,箭,疾风一般的迅猛。不由然惴惴于《弓》之解读,何以为弓?又何的射三箭而各不同?是后羿之威武,是项羽之风流,是伯牙之佳音焉?然也,飞矢之为锐器、奏乐之器、占卜礼器以及欲望与爱意也!
然,飞矢之为锐器,可伤人性命,致人于死地。又可射敌于百步之外但自身安然无恙。此冷兵可谓之“百步穿杨”。故,弓乃兵器,是象征力量与威严之绝佳“符号”,试想冷兵器时代——千里平原之上,朗朗晴空,不见有兵。忽闻风声大作,只见空中数万疾矢将至——残存只有横尸!《弓》中老翁每见钓客欲辱少女,便射箭震慑。且少女每日必练习射箭技艺,终有造诣救老翁于绳索中,射无耻两名钓客之股。箭出必中,解围于水火,快哉!
如此之嗜血之物怎么成奏乐之器?然则,此物加皮鼓、拉弦经拉奏可琴可鼓矣。每月夜晴空,深海独船,圆月朗照,老翁必正襟而奏,于船首、于船尾。其声如梦如慕,如泣如诉,三日不绝耳,彰显古怪老翁之浓情深绪:前思后讨,左右忖度。以弦音引动观众情绪,提升影片超然之境,韵味十足,表现人性之最纯粹、最自我、最深处,诠释白首占有红颜之欲望。影片运力道于音乐,暗示不伦之爱的苦楚难解,又有老翁即将征服、占有稚嫩少女之成就感。着色清淡而“弓乐”之符号作用精妙绝伦。
吸取海洋、阳光、爱情、欲望之精华,塑造空凌之场境,“弓弦”音乐美伦美奂,可谓润物细无声也。若谓此弓不但可射杀、可奏乐,且又可占卜,岂不奇哉!?
渔翁以迎客上船垂钓维持生计,架船早出,载客而归。钓客闻此翁会占,每每必有钓客欲请翁占卜,而翁必绳红绿于少女之腕,垂秋千于船侧,女坐秋千上荡漾于菩萨像前。翁射箭以占,锐矢夹风声于少女面前脑后射过,女坦然处之,面不改色,且有笑容。众人观之,惊讶不已。着实惊心动魄之举也!!但,翁又为何以箭占卜乎?吾观夫弓之威武,速度,残酷,认为:少女之为“牺牲”,以天意引导杀戮,取海天之灵气,故取占卜之果,此则占卜之精也。导演渲染此举,不着一色而尽在风流,揭示少女之天真无邪,尽竭上苍灵异之玄虚,以此为片尾少年也要求占卜少女是否离开渔船之命运,而“翁绳项,以死迫女回航”埋下伏笔。看似假借神意占卜,实则故弄玄虚,为老翁娶少女奠定基石。
神来之笔往往在于震慑心灵,弓之风驰电掣蕴含着力量与速度的符号化含意义,也蕴藏男性之阳刚肌体,尤指阳具。《弓》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于片尾处戛然而止。少女并未随少年回归都市,见“翁绳项,以死相逼”而改变初衷回桨救老翁。更有甚者,不伦之恋,忘年之婚竟然演变成天作之合——少女被老翁痴情所感染,执意嫁给他,终成忘年之婚姻。讽刺、矛盾、困惑、叛逆,如匕首般刺入正统伦理规律心脏,让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东方伦理纲常再也不能诠译亚洲人的心性,变得苍白而无奈。这就是为什么老翁偷画月历、索性将床榻合并之原由,也是老翁娶成少女反而满弓而射、投海自尽自尽之原由。弓成为精神、意志、欲望、圣洁之符号,既展现交合之飘逸畅快,又化腐朽为神奇,使爱情愈发纯洁无瑕疵。
弓,力量的张显,射出占有之箭,直直向处女射去,以无比的蹊跷解释了上天的旨意,箭如阳,代替了视觉的淫和听觉的荡,涤净了性爱与交合。顿时,一片处子之红染红观众的心,新生了不可阻止的生命力和冲击力。欲望与爱意也符号在了,男性的阳箭也因弓而更加强健霸道,可谓满张之弓,不得不发。
老翁化身成船送别“幼妻”,最终长眠于海底,随造化而归去……
而老翁之死也愈发显得神圣,高节,以船沉而代言翁灵之解,性欲之解,占有欲之解,人性枷锁之解,完满的人性回归与救赎之理悄无声息而又惊天动地地完成了。
弓,亦表现少女心理随情节之变化,如何以多次射箭而目标各不同?先是射太极靶,似练习又似游戏;次为射伤两名无耻钓客保护老翁;三是为保俊朗少年反将箭对准老翁;最后持弓而奏伤悲之乐。暗示少女内心世界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剧烈变动:从“天真无邪”到“情窦初开”再到“感情判断”直至“真情难舍”那诗歌般的情怀和悲剧化的命运。放大人物之性情,揭示少女心理之变化流程,将人物刻画的形神兼备血肉丰满。
《弓》就是看中“弓”暗示象征功用之丰富,才将影片有条不紊地贯穿起来,行文流畅。飞矢之为锐器、奏乐之器、占卜礼器及欲望爱意,人性回归与救赎之理也!可比后羿之威武,可媲项羽之风流,可知伯牙之佳音哉。由此,弓之“符号化”本身就是复杂人性地“符号化”,誓将人性插上自由之翼!
例文十:
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寂静
                                    ——《紫日》对人性的解读
《紫日》是冯小宁导演继《红河谷》、《黄河绝恋》之后拍的“战争与和平”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这一次,不仅仅展现了洋人眼中的中国,片中还有一条不为人注意的侧线,透过中国人的眼睛来看日本人,这是《紫日》对人性的不经意的解读。以前出现在抗日战争影片中的日本人要么是嗜血成性的军人,要么是温婉善良的居家女性,性格单一而又截然对立。这一次,冯小宁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不满17岁的还在读高中的日本女孩——秋叶子,进行了新的解读和剖析。
    秋叶子的第一次出场,是在苏联人的枪口下恐惧的大哭,即使这样,仍然不掩她的美丽,干净白皙的娃娃脸、清水汤面式的学生头,还有那单纯的大眼睛,秋叶子的外表就是我一贯喜欢的典型的清纯动人的日本女孩。可是很快,随着影片的进展,她所表现出的与外表和年龄都极不相称的几近残忍的勇敢和清醒令所有人震惊。她的那幅乖乖女的模样蒙蔽了苏联人,以为在枪口下她会顺从地带路,孰料她把他们带进了雷区,在爆炸声中,那名苏联士兵被炸得粉身碎骨。娜佳和杨想要杀了她,可是善良的天性让他们下不了手,尽管杨的白发亲娘就是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捅死的。而秋叶子则再次利用他们的善良和信任,就是要把他们带出森林,实则是领他们转圈子绕回日本人的营地,当发现营地已空,她举着枪对准了在逃难中帮助过她、结下短暂友谊的娜佳和杨,但最终没有扣动扳机。影片对秋叶子人性的真实刻画可谓深刻,但导演试图归之于罪恶的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毒害则不免流于形式上的教条。片中反复出现的狂热战争分子对秋叶子她们的叫嚣显得多么苍白、薄弱和可笑,真的可以用如此简单的原因来概括吗?我倒更愿相信,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液里流动着残忍的本性,—遇适当机会,它就会像疾病一样暴发和蔓延。影片展示了战争告结,一小撮日本人选择一处山谷进行集体自杀和他杀,连小孩和妇女也不放过,他们不认为这是残忍,在他们眼中,这是一种效忠,一种武士道精神。对自己人尚且如此,这难道不是对他们残忍本性的一种更深刻的暗示?
    导演没有显现秋叶子人性的扭曲、丑陋一面,他起初客观地再现了秋叶子美好的一面。当原野大火弥漫而来,她的聪明机智救了大伙的命,当大火过后,她看着灰头土脸的杨展开了孩子气的可爱的笑脸,当她在原野上采摘小花时,展现了女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最本色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她拥有美丽的爱情,导演把片中惟一的爱情戏给了她,在爱情戏中展现她美好痴情的一面。为了送别参加战争的恋人,秋叶子换上了鲜艳的火红色的和服,一边哭泣一边稚嫩而笨拙地涂抹口红,慌乱紧张地翻出送给恋人的礼物——八音盒,匆匆忙忙地在雨中奔跑,希望可以再见恋人一面,也许是最后一面。但是,还是迟了一步。看着秋叶子忧伤甚至带点儿绝望地伫立在雨中,我又仿佛看到了在日本爱情剧中常见的爱情场景,只是这一次,不再感动。
    秋叶子在这场罪恶的战争中不仅失去了爱情,最终也失去了生命。当银幕上秋叶子奔跑的身影突然停顿,她手中的鲜花纷纷散落,一切突然陷入沉寂,只有她心爱的、准备送给恋人的八音盒一路滚动着,欢唱着,我的心尝到了坠落的滋味,“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秋叶子凄美而短暂的一生就如她的名字,她的花季还没有真正地绚烂就过早地凋零了。可是,这样的结局真的最好,对于秋叶子是一种解脱,对于观众,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例文十一:
戏剧人生 从一而终
                         ——评《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形象
  古人言人生如梦,因人的一生往往在迷茫中度过。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为了自己儿去活着,往往都生活在真实与虚拟的生活中……然而在影片《霸王别姬》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戏里戏外都那么纯粹那么晶莹的人物——程蝶衣。
在程学艺时,师傅曾说过,人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或许是由于这句话成全了他的一生。童年的小豆子,在是兄弟中总是怀有和大家共同的梦,他虽然瘦弱,却在师傅的鞭打下一声不吭,当师傅让他说那句台词“我本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时却总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那句“我本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然而就在他们演戏碰到张公公时,在师兄段小楼将烟袋锅放在他觜中,直到出血她记住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也记住了自己的性别。此时的程蝶衣真正的达到了戏里戏外的统一,至死不渝。
戏台上从天而降的四个条幅“艺术超群”、 “人戏无分”、“出神入化”、“石破天音”,在满堂的喝彩声中,程蝶衣体会到的也许不是作为这个角色而获得的荣耀,从她的表现看来,她已经完全认同了"我本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并且充分享受着因"女娇娥"的优异表现而获得的众人的赞赏,这种满足令其陶醉不已。在程的眼里她俨然已经成为师兄眼里,大众眼里的虞姬了,她会做到真真正整的爱上楚霸王因此也会为了他而吃醋,在段小楼认识菊仙后,对于程是无法接受的,菊仙做为一个有心计得人,在去找段小楼时光着脚去,象征着她身份的澄清,而对于程这成了最好的借口,她将一双鞋仍在了菊仙面前,表明了她对事情的态度,我们不能否认程段之间的感情,但是当我们真正看到程与菊仙争风吃醋时我们或许产生的是不解。但是在这里有一个人是最懂的,那便是戏霸——四爷。
段小楼在评价程蝶衣时说得:“不疯魔不成活”。说这话的当时,蝶衣发疯似地凄喊:“我要跟你唱一辈子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段小楼或许不会懂这句话,仅仅单纯地认为程是疯魔,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那种戏里戏外合而为一的人生境界,但是袁四爷是懂得的。蝶衣被赋予的本来就是虞姬的灵魂——为霸王生,为霸王死——从一而终的一颗燃烧的灵魂。四爷看到的恰正是蝶衣的本相。而作为戏霸的四爷,就是生活在现实当中的霸王形象,他也是一个为戏而生而死的人,此时他所喜欢的虞姬也是戏中的虞姬罢了!
在得不到师兄的爱,得不到“霸王”认同时,“虞姬”似乎注定了要为这现实世界所不容。在对段小楼的眷恋,亲情和爱情各占了几分,是一种多少年相依相随的最自然的情感,蕴得极深,不必说起,也无从说起因为她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依靠。 因此,只有在戏里,只有英雄美人的故事里,程蝶衣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才能找到一个与自己心灵相契的归依——虞姬。程蝶衣是倔强的,勇敢的,也是脆弱的:说他脆弱,是因为他爱上了自己的理想,不敢也不愿再回到这惨淡现实中来,直面自己真实的人生;说他倔强勇敢,是因为他偏偏又有这样的勇气固执地要把这现实也照了戏来演下去。在文化大革命的揭发运动中,蝶衣面对师兄的揭发却在伤心的绝望中,哭诉着菊仙的罪状,她已经完全是为了霸王而生而死得虞姬。直到他在自刎时的心灰意冷尚还不是对从一而终的彻底的绝望,否则他不必在霸王面前像一个受了多年委屈的美姬那样自刎"问罪",他更多的感触应该是生不逢时,满腔的爱无从给予。
程蝶衣真正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痴情戏子,正如他师兄所言“不疯魔不成活”他对师兄的感情更多的来自于青梅竹马、患难与共的亲情,那是一种眷恋,一种依赖,一份渴求永恒不变的期盼,一种无力抗拒曲终人散的落寞。这种感情,也是一种习惯,完全基于精神,然而那又是不现实的,却也是最纯洁最震慑人心的。最后他用自刎的方式实现了人生的信条:从一而终!

耶衡天在此,何人敢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